早春季節瓜菜苗期常因天氣、管理不當及病蟲害等原因,造成幼苗死亡,給菜農生產帶來較大損失。筆者現將春季瓜菜常見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總結如下,供菜農朋友參考。
1.病害死苗 原因分析:由于播種前苗床土、營養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徹底,出苗后未及時噴藥防病;苗床溫、濕度管理不當造成猝倒病、立枯病死苗。
防治措施:①配制營養土時每方營養土中加入蠟質芽孢桿菌(不能與其他殺菌劑混用)200g,或50%多菌靈80-100g充分混勻后裝缽。②幼苗75%出土后,每7-10天噴灑好意500倍液防病,并適當通風排濕,防止苗床低溫高濕誘發猝倒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發病初期,用72.2%免勞露800倍液噴灑,或向床面撒苗菌敵藥土(每袋苗菌敵15g,配細干土15-20kg),對猝倒病、立枯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蟲害死苗 原因分析:苗床內蠐螬、螻蛄、蚯蚓等地下害蟲大量發生時,造成危害,引起死苗。
防治措施:①每方營養土中加入敵百蟲100g可防治蠐螬、地蛆。②用敵百蟲、毒絲本1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倍液拌碾碎炒香的豆餅、麥麩等制成毒餌,傍晚撒于苗床土面可誘殺螻蛄。③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毒絲本乳油2000倍液澆灌苗床土面,可有效控制蚯蚓危害。注意:瓜類幼苗對有機磷類殺蟲劑敏感,應慎重使用。
3.藥害死苗 原因分析:苗床土消毒時,用藥量過大、播種后床土過干及出苗后噴藥濃度過高,易造成藥害死苗。
防治措施:①苗床土消毒時用藥量如前所述,不要過大。②藥劑處理后的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但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多,避免苗床濕度過大造成漚根。③陰雨天可在苗床上撒施干細土或草木灰吸濕。
4.肥害死苗 原因分析:苗床土拌入未腐熟的有機肥、化肥量大,或化肥沒有與土混勻,引起燒根死苗。
防止措施:①有機肥要充分腐熟,營養土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化肥,每方營養土中復合肥用量不超過2kg,并粉碎與床土拌勻。②發生肥害死苗時,應及時選擇晴天向苗床澆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使肥力下沉,澆水后應及時通風排濕。
5.凍害死苗 原因分析:寒流、低溫來臨時,未及時采取防寒措施,導致秧苗受凍死亡;或分苗時機不當、分苗床土溫過低,幼苗分到苗床后遲遲不能扎根造成死苗。
防治措施:①育苗期間要注意天氣變化,低溫、寒流天氣及時覆蓋草苫,并保持干燥,防止被雨、雪淋濕而降低保溫效果,有條件的可采取臨時加溫措施。②采用人工控溫育苗,如電熱線溫床育苗、分苗,保證秧苗所需的溫度。③合理增加光照,提高苗床土溫,促進光合作用和養分積累。④葉面噴灑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抗寒能力。
6.風干死苗 原因分析:未經通風鍛煉的秧苗,長期處在濕度較大的空間,苗床通風時冷空氣直接對流,或突然揭膜放風,以及覆蓋物被大風吹開,均會導致苗床內外冷熱空氣變換過猛過頻,空氣溫、濕度驟然下降造成柔嫩的葉片失水過多,而引起萎蔫。如果萎蔫過久,葉片不能復原,則最后變成綠色干枯,此現象稱為風干。
防治措施:苗床通風要在避風的一側開風口,通風量應由小到大,使秧苗有一個適應過程。大風天氣,注意壓嚴覆蓋物,防止被風吹開。
7.分苗、起苗不當造成死苗 分苗時一次起苗過多,一時分苗不及時使幼苗失水過多,分苗后不易恢復而死苗;幼苗在分苗前發育不好,根系少;分苗過晚,造成傷根,吸收能力衰弱而死苗。
防治措施:①起苗時不要過多傷根,多帶些宿土,隨分隨起,一次起苗不要過多。②起苗后挑除根少、斷折、感病苗。③分苗宜小不宜大,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一般第一次分苗,茄果類幼苗在兩葉一心時,甘藍類幼苗在三葉一心時,黃瓜幼苗在子葉展開前。④分苗選晴天進行,如大棚光線強溫度高時,可在苗床上隔1米放一塊草簾遮光,以防止陽光直射剛剛分完的苗,造成失水、萎蔫,甚至死苗缺棵。⑤分苗后及時噴灑活性促根劑、或生根壯苗劑600倍液,促發新根,加速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