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慶發種業有限公司
Henan Qingfa Seeds  Co., Ltd.
新聞詳情

大棚蔬菜管理要領

發表時間:2021-03-01 09:53

大棚蔬菜多以反季節蔬菜為主,具有產量高、效益好的優點。目前華中、華北、華東區域均有許多大棚蔬菜基地,在不斷豐富全國人民菜籃子的同時,也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大棚面積的增加,新建大棚菜農管理技術欠缺、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日趨嚴重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為了提高廣大菜農管理水平、確保蔬菜正常生長、真正實現增產增收,現將大棚蔬菜管理要領總結如下。
一、科學調控環境
  1.溫度調控   各種蔬菜對溫度的適應性各不相同,大棚溫度調控的目的就是創造最適宜蔬菜生長的溫度范圍。白天光照強、溫度較高時可適當通風降溫,控制植株旺長,增強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冬春季節低溫寒流、陰雨雪天氣要通過清潔棚膜提高升溫效果、大棚內扣小拱棚、夜間拱棚覆蓋草苫、放置碳火盆、或用空氣加熱線等方式,加強增溫保溫,以滿足植株正常生長對溫度的需要。
  2.合理澆水,降低棚內濕度   大棚蔬菜由于塑料膜封閉性強,棚內濕氣難以揮發,協調好澆水與提高地溫、降低棚內濕度的關系就成了大棚管理的重點:既要保證蔬菜對水分的正常需求和保持適宜的土壤溫度,又要盡量降低棚內的空氣濕度。尤其是冬春季節,往往菜農是剛澆過水,病害也馬上跟著起來了,澆水越大病害越重。主要是由于許多農戶擔心外界氣溫較低,怕澆水后棚溫升不起來而不敢輕易通風,造成棚內濕度過大,達到90%以上,此條件也正適合許多真菌、細菌性病害的發生與傳播。
  冬春季節大棚蔬菜澆水正確的方法是:澆水時要著重把握好三點:一是要注意把握澆水時間,根據天氣預報,保證澆水后有3-5個晴好天,選上午澆水;二是要注意澆水量,大水漫灌最易造成地溫大降和棚內濕度過大,提倡膜下滴灌;三是要注意加強澆水后管理,上午澆水后悶棚升溫至35℃,然后通風排濕,下午4點合風口,第二天上午不急于通風,待溫度升至30-35℃時再通風排濕效果好。澆水后應盡快通風,使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降至70%-80%,對病害的發生可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
  另外,在澆水前1天,建議用健植寶500倍液+好意(優質代森錳鋅)500倍液全棚葉片正反面均勻噴灑,可有效防止在升溫排濕過程中病害的發生。
二、合理施肥

施肥應根據每種蔬菜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和不同的長勢特點結合澆水進行。1、積極推廣科學配方施肥,徹底改變以往重氮肥、輕磷鉀肥的傾向,可適當進行葉面噴肥;2、提倡有機肥與無機肥(化肥)配合施用,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發育。
三、搞好植株調整   

實施植株調整能夠協調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平衡、改善蔬菜營養狀況、改進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蔬菜產量與質量。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吊蔓、整枝、打老葉、摘心、疏花疏果等。當蔬菜產品達到商品成熟時要及時采摘收獲,以確保產品質量,減少養分消耗,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四、積極防治病蟲   

  科學進行病蟲害防治是有效控制蔬菜中農藥殘留含量、提高蔬菜果實商品性及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在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中,要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貫徹“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積極推廣無公害化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適時調整植株群體結構,合理進行整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施磷鉀復合肥,增強蔬菜自身的抗病抗逆性等。發現田間病株時,及時清除,并于田外深埋。
  2.化學防治:一是辨清病害類型及種類,選擇有效藥劑和最佳防治時機,對癥用藥,適時用藥;二是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徹底杜絕使用違禁農藥;三是嚴格控制蔬菜的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以確保蔬菜的農藥殘留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以下;四是注意科學合理復配混用,輪換交替用藥,避免病菌產生抗性。
  
總之,種好大棚蔬菜并不難,“一靠科技,二靠勤勞”,希望廣大菜農朋友在生產中不斷學習,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意識,認真總結和分享生產中的先進經驗。相信大家都能靠勤勞的雙手,通過科學種菜走上致富路。


分享到:
河南省慶發種業有限公司
Henan Qingfa Seeds Co., Ltd.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1號(河南農業高新技術集團) 電話:0371-65729836
郵箱:hnqf2004@163.com 網址:www.statisticsio.com
慶發微信公眾號